回转窑的长度与内径的比值称为长径比。国内外长径比一般都在1320之间,长径比若太小,会造成窑尾温度升高,窑的热效率降低,而长径比太大,则窑尾温度低,不利于生产,在设计挥发回转窑时,较多地考虑长径比在1518,随着回转窑窑体内衬材料的改进、收尘工艺的完善和窑体机械传动的改进,回转窑更趋向于大型化,煤比是指100kg干浸出渣所搭配的煤炭和焦粉数量。

随着回转窑窑体的大型化,煤比也可适当提高到55`%.之间,煤炭和焦粉主要作为燃料使用,同时兼作还原剂;压缩空气用于窑头的强制鼓风,一是使窑尾产生负压,二是使窑内反映带增长,三是将炉料吹起,造成良好的翻动,提高挥发能力。根据有关资料,回转窑每生产1吨氧化锌,能源费用一般在8001000元。因此,节约能源在挥发窑的生产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特点:(1)窑尾加装了竖式预热器,使窑尾的烟气余热直接传导给了石灰石,烟气温度可降至280℃以下,有效地回收了尾气排放所带走的热量,同时也为后续除尘减少了负荷。(2)回转窑长径比由传统的20~25降低为14~15。长度的缩短不仅减少了由回转窑表面散失到周围的热量,也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3)窑头出料冷却采用竖式冷却器替代原来的冷却筒,避免了石灰的显热散失。

(4)冷却器和窑头罩采用一体化竖式设计,占地面积少;密封性好,避免了热废气无组织排放。(5)助燃风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一次风直接参与燃烧,二次风为冷却风。一次风和二次风分别由单独的风机供给。此设计二次风温可升至高达600℃,作为助燃空气,为节省燃料提供了有利条件。(6)采用专用燃烧系统向回转窑供热,除采用煤粉作燃料外也可单独采用低热值燃气(如发生炉煤气、电石尾气、半焦煤气)作为煅烧燃料,也可以采用多种燃料同时供给使用。

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引火煅烧一周即得。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炉等设备进行生产。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用回转窑生产石灰仅需2~4小时,比用立窑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近年来,又出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效果显著的工艺和设备,燃料也扩大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气等。
3、石灰回转窑内衬结构如何及对耐火材料有何要求1、回转窑内衬结构及对耐火材料的要求煅烧活性石灰的回转窑一般按产量分为日产300t、400t、600t、800t、1000t、12000t等几种窑型,煅烧带的温度在1350℃左右。回℃转窑从窑头端依次分为卸料端、冷却带、烧成带、预热带、进料端,窑内各段温度从1000℃到1350℃不等,对耐火材料的要求也不相同,窑内耐火材料不仅承受高温冲击,而且需承受物料的侵蚀磨损、窑体转动产生的应力等,因此不但对耐材的理化指标有严格的要求,还要求施工砌砖时需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