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算不算较真,说物质摩擦起电,现有如下问题,初中物理都做过用塑料体笔在头上摩擦后吸小纸片的实验,请问一,什么性质的物质之间摩擦容易产生静电,二,两个物质带的电荷是什么电荷,是哪里来的,三,被吸起的小纸片上的反电荷哪里来的,四,同性质电荷为何能大量在一起,一山不容二虎吗。幼稚。

吸管、塑料球可以摩擦起电,其它的很难摩擦起电。让我来告诉你,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吸引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吸管,因为抹布或者毛布用力的摩擦,摩擦力会产生静电,导致物体动起来。其中吸管、塑料球可以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极电就是负极电。扩展资料: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着等量的负电。
2、塑料薄膜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不带电1.可能是塑料棒在与其他物品摩擦过程中吸引或被吸引可活动的金属电子,因电子与原子数量不等而产生电荷(即静电现象),电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所以吸引薄膜球。2.另一种可能是塑料棒和薄膜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塑料薄膜摩擦过的塑料棒不带电。1.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丝绸的吸附电子能力大于玻璃棒。